党员建设 旅游质监 旅游节庆 旅游论坛 旅游新闻
特色游记 |韶关景点 |旅游节庆 |景区动态 |旅游微视 |原生态 |低碳游 |季节特色 |岭南文化 |爱摄影 |

您当前位置:韶关旅游资讯网 > 景区动态 > 正文

2016年我市上半年旅游发展纪实

发表日期:2016-08-15 11:49:32
    今年上半年我市各地旅游小高潮接连不断。南华寺、丹霞山、云门寺等“传统”老牌景点吸引着八方游客的目光,而南雄主田镇两岸花博生态园、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云门山景区、新丰云髻山、“九龄故里·百里画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示范线路等旅游“新贵”的闪亮登场,来韶旅游的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每到节假日,汽车排长龙、停车场爆满已经成为我市各大景区的共同现象。
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我市旅游部门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和旅游宣传推介的力度,推进我市旅游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使旅游业成为推动韶关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记者从市旅游部门了解到,今年1至6月,我市共接待游客1580.37万人,同比增长13.11%;旅游收入136.91亿元,同比增长23.42%;来韶过夜游客占旅游总人数的43.40%;线上住宿业营业收入增长13%,全市旅游产业总体发展平稳。
  在项目建设和产业招商方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市旅游建设取得新进展。据了解,2016年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旅游项目共6个,项目总投资113.5亿元,有1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元,有3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21.4亿元,1-6月,实际完成投资约1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6%。
  今年上半年,市旅游主管部门努力培育旅游业态,发展特色旅游。为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各地实际发展特色旅游,构建合理的乡村旅游经营机制,市旅游局制定了《韶关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韶关市旅游名县评定标准(试行)》、《韶关市旅游名镇创建标准及评分细则(试行)》、《韶关市旅游名村评定标准(试行)》、《韶关市星级乡村民宿划分标准(试行)》(附细则)、《韶关旅游驿站建设与服务规范(试行)》等六份文件,着力提升乡村旅游组织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水平。
旅游配套进一步加强
  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我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将会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今年上半年,我市旅游主管部门着眼于完善我市旅游配套设施,从景点内硬件设施到旅游交通公路建设,从旅游志愿者到旅游商品的开发等,我市旅游主管部门正努力为来韶游客提供更舒适的出行环境。
  2009年开始,我市规划建设完成294块旅游公共标识牌,为打造无障碍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础,随着旅游形势的发展,原有的标识系统需要增加完善。目前各县标识系统规划已形成方案,南雄、乳源、曲江等地已经布置完善重点旅游景区道路标识,为游客提供更大方便。
  我市旅游部门正积极推动旅游厕所建设。市旅游局联合市财政局开展2016年广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我市30个新建旅游厕所扶贫项目,25个改扩建旅游厕所扶贫项目成功申请了2016年广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共700万元。
  按照《韶关市旅游公路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市旅游局协助市交通局起草了《旅游公路项目建设实施指引》,并积极推进我市2016年27条旅游公路建设。4月22日,专家组对曲江区大塘到枫湾白水温泉路段进行了评审。
  记者了解到,市旅游局组织开展一系列文明旅游活动,向全社会倡导文明旅游、安全旅游、环保旅游的理念。建立中国旅游志愿者韶关总队,积极做好中国旅游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以及旅游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工作。
  为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发展,今年1至6月,我市各地共举办节庆活动24场,如:丹霞山的风铃祈福节,浈江区、新丰县的樱花节,曲江区的南华诞祈福文化节,翁源厚街的兰花博览会,乐昌翁源的桃花节,始兴县的迎春民俗文化节等。其中乐昌香芋节通过深化“政府+协会+企业”的办节模式,提高了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市场活力,为我市今后举办厨艺大赛等节庆活动提供了经验借鉴;始兴迎春民俗文化节举办当月酒店平均开房率达93.5%,当月过夜游客数为65400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3%。以花为媒,以花会友的节庆氛围,更为早春的韶城聚集了大量的人气,促进了旅游经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来源:韶关新闻网

景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