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如何更好地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及有效开展智慧旅游工作, 4月13、14日,由韶关市旅游局、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城管局、市经信局、市旅游信息服务中心等领导组成的考察组一行十余人前往河南省开封市、洛阳市学习考察。
考察组一行前往开封市旅游委员会,开封市旅游委副主任刘和、市政府节会办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开封菊花花会的举办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资料图)
中国开封菊花节始办于1983年,从1994年起,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花会”。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将中国开封菊花花会确定为省级节会,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花会,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菊花花会”,2016年将举行第34届。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所产生的影响,其广度已远远超过了开封的地界,名扬海内外;其深度亦远超出了“赏菊”的含义,而是作为一种成功的载体和平台,展示着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着经贸、旅游的“大戏”,推动着开封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考察组实地考察了菊花节花会主会场、分会场等地,详细询问了花会在规划设计、筹备举办、经济效益等情况。
4月13日,考察组赶赴洛阳市,学习智慧旅游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及中国洛阳牡丹节等节会发展模式,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路毅以及洛阳旅发委信息中心、公共服务科、市场开发科部门负责人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了解,2012年4月,洛阳市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由市旅游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2014年,洛阳被中国旅游产业年会授予“十佳智慧旅游城市”称号。目前,洛阳在游客服务智慧化、旅游企业经营数字化、旅游部门管理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作为河南省智慧旅游样板项目在全省推广。
洛阳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基本框架将以一个“智慧旅游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即“智慧旅游综合数据中心”为核心展开,基于该中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营销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以企业为主导的八个智慧旅游业态与“智慧旅游综合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对接,保证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及可复制性。 有效提升洛阳旅游信息化水平及旅游行业整体效能,完善洛阳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洛阳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助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资料图)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始于1983年,2010年11月,经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它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据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2015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2174.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8.45亿元,接待入境游客21.39万人次,旅游创汇6203.78万美元,全市各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760.76万人次。市区旅游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87.8%。
考察组一行参观洛阳市旅游集散中心
考察组在两天考察学习后表示,韶关市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建设智慧旅游城市顺应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需要的是建立“互联网+旅游”的信息化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务平台,以支撑旅游产业管理、服务、宣传营销、全域旅游大格局的形成。以加快旅游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并加强与各产业部门的对接,打通数据融合共享。因此,韶关市旅游局正在研编智慧旅游总体规划,将在总体规划引领下建设韶关智慧旅游的管理、服务和宣传营销平台,并以现有的旅游信息服务中心为本底,组建智慧旅游的运营团队,打造出适合韶关旅游的“互联网+”,推动韶关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弯道超车。
以旅游节庆的方式聚焦,宣传了韶关旅游,活化了优质资源,带旺了旅游人气,带动了旅游消费,惠及了城乡民众和行业链条。我市成功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2014年41个,2015年42个,今年已确定举办60个。实现了韶关旅游天天有宣传、周周有节庆、月月有亮点,季季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鲜明特色,今后还将逐年把旅游节庆活动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旅游节庆活动成为了韶关旅游的新常态,成为了各级各部门重视和参与旅游发展的“支点”,成为了展现韶关全域旅游的“卖点”。
韶关市旅游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