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笔者从仁化县生态办获悉,该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仁化建设呈现新面貌。去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6%,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9%。
该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辖区内11个镇(街)功能定位为城市发展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扎实推进主干道景观林、碳汇林、森林公园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造林3.81万亩,森林蓄积总量1172.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8.9%。
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从去年起,该县财政连续6年安排不低于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的资金用于建设美丽乡村。目前,全县农村地区共建有垃圾收集点2025个,建成垃圾中转站11个,配有清运车22台,垃圾压缩车4台,压缩箱体10个,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建成,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实施了县城生活污水管网扩建工程,建成了基地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一期,完成了董塘、长江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
同时,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测,严格控制废水、废渣、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控网络。奥达胶合板、鸿伟木业、凡口铅锌矿等10余家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技改项目20多个,累计年节约标准煤3万多吨。
据悉,今年该县将充分利用与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合作项目《仁化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研究成果,深挖生态发展潜力,提出生态经济发展思路,将全县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来源:韶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