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
韶关民声网版主嘹亮拍了一组照片
作者:嘹亮
童子拜观音对面居然有个男人头像
作者:嘹亮
嘹亮委托小编撰写故事
小编勉为其难写了两个,这是第一篇
故事一:
与仁化县名有关
霞山此地共有680多座山头,而且是逢山必有寨
这些山寨是乱世时期村民的避难所,是某些时代的土匪窝,也是修真问道者的洞府。
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姓蒙的大魔头统领了此地所有的山寨,组织劫杀南北往来的客商,犯下累累大案,使得岭南与中原地区最便捷的通道一度中断。
客商每要路经此地都会向神佛祷告,但他们结大队,请官兵保护都避免不了被劫的情况发生。
南海观音得知此事后,幻化成妙龄少女,逆流北江而上,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里,在锦江河上遇见此魔头。
传说当时是赌约,观音说一只手就能把魔头擒住,魔头本领不小,任凭抓拿。观音用五根手指抓住却几乎让蒙魔争脱,幻化出第六根手指才把蒙魔牢牢擒住,于是在锦江边上留下了“六指擒魔”的景观。
观音知蒙魔不服气,于是把他带到岸边,“教之以仁,化之为良。”于是就有了观音对面蒙魔聆听教化的景观。
作者:嘹亮
注1:在弯弯的锦江河畔,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村——恩村。在那仿佛水墨画般的风景下,经历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江南第一世家”,900多年间共走出了26位进士。这些曾经显赫的恩村人,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恪守着“耕读兴家”的祖训,延续着数百年的文化传统氛围。恩村蒙姓是仁化县的望族,此传说中的“蒙魔”与恩村蒙姓族人并无关联。

注2:俗话:“穷山恶水多刁民”。研究中国地名,凡有“化”字的地方大多民风剽悍,如宣化、怀化、化州……仁化为古时犯人发配之地,是改造犯人的地方,因取意:“教之以仁,化之为良。”故取名“仁化”,是仁感德化之意。
嘹亮说这故事过于简单
他希望是爱情故事
于是就写了深情对望的第二篇(待续……)
(除署名照片外,其他照片源自网络)
(文:全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