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建设 旅游质监 旅游节庆 旅游论坛 旅游新闻
特色游记 |韶关景点 |旅游节庆 |景区动态 |旅游微视 |原生态 |低碳游 |季节特色 |岭南文化 |爱摄影 |

您当前位置:韶关旅游资讯网 > 岭南文化 > 正文

如果中国没有韶关,这损失大了……

发表日期:2016-04-25 11:57:27
    韶  关
    Shaoguan
    韶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幸驾到当时五岭之南的丹霞山,并在此奏起了一曲“天地为之动容”的宫廷乐曲——《韶》,于是此地被称为“韶石山”。
 
    这里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有着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历史上的韶州被誉为“岭南名郡”。
 
    韶关境内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景观众多,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汇点,已成为岭南人和海外华人寻宗问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韶关已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
 
 
    21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韶关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韶关增添了无限的历史古韵,而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果没有韶关这座岭南名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必将失去浓墨重彩的一页。一起来看看延续千百年的文化遗产带来的震撼。
 
    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项(《瑶族盘王节》、《瑶族刺绣》、《龙舞〈香火龙〉》、《粤北采茶戏》、《瑶族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9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龙舞(香火龙)
 
    香火龙是南雄地区一套独特的民间舞龙艺术,约有300多年历史,主要流传于南雄市百顺镇一带。舞香火龙是当地每年的元宵佳节或其它重大庆典活动期间的重要节目,以白术片村为代表。

▲传统舞蹈“龙舞”(香火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香火龙”的龙体用竹篾扎成龙的骨架,再配以稻草扎制而成。公龙、母龙各一条,公龙长9.9米,母龙长9米,龙身直径6至15厘米,由头向尾渐细。每条龙重约29公斤,龙身肚部分段插入长约90厘米的撑杆,为舞龙者手持,公龙插7根,母龙插6根。龙珠以红布扎制而成,一头插举撑杆一根。表演前,在草龙身上遍插点燃的香,公龙插1800根,母龙插1600根。为保证尽可能长的表演时间,需要有16至18人同时燃香插香,一个插点一般插六根香,呈放射状,单独看似梅花开放。
 
    “香火龙”历史悠久,是粤北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缩影,对研究我国南方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及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龙舞(香火龙)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瑶族刺绣
 
    乳源瑶族“刺绣”,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不仅图案具有特殊的风格,而且刺绣的方法亦与其他民族迥异,主要特点是“反面刺绣”,她是瑶族历史文化积累的产物。

▲省级传承人邓菊花指导新一代瑶绣技艺(文化馆)
 
    瑶族在历史上是一个饱受苦难的民族,然而瑶族人民却以精美的刺绣来装饰自己的衣裳,借以陶治性情,净化心灵。刺绣花纹大多是美丽可爱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或象征着积极向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或表现某种神威,寓意吉祥,充分体现出瑶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和坚定信念。此项目于2011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绣手齐绣百米刺绣长卷
 
    3
    瑶族盘王节
 
     “拜盘王”,瑶语叫“抖塞”,是过山瑶传统文化的魂宝,每个过山瑶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过成年洗礼。

▲拜盘王,钟华摄
 
    “抖塞”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历经波折,但在瑶族民间一直遗存下来,证明了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抖塞”的存在,给后人了解瑶族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依据,给瑶族后代子孙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民族民间信仰是按人的意愿、是自然的和谐。瑶人经过“抖塞”意愿去洗礼,才能通天、人、地三间,懂得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主持家族中的大小事务。

▲拜盘王,钟华摄
 
    “抖塞”活动有14大项,260多个小项目,一般都是在每年的秋冬季举行。此项目于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是流传于粤北民间的地方民间小戏剧种,最早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流行的山歌、小调,经吴越传入岭南形成“采茶诸小调”。
    历史上的粤北采茶戏最早是由南迁的客家民系传入,故在其流传过程中,逐渐成为粤北客属地区客家人的地方习俗;又因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地方戏种的演唱、表演形式,尤其是吸收赣、湘南的花灯、花鼓等表演形式,由此形成了粤北地区客家民俗中的独特戏种,故又有“唱花灯”、“唱花鼓”的称谓。其表演形式,常以一丑二旦(也有一丑一旦)登台,因而被称为“三角戏”,表演戏班亦被称为“三角班”。 
 
    清末民初,粤北的采茶戏班曾盛极一时。在粤北采茶戏兴盛时期,活跃在粤北采茶戏坛上的一批老艺人如蒋四妹子、罗能快、邓成祯、刘吉增、兰泉珍、何万杰、钟南石等,以师传家承的形式,为采茶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粤北采茶戏获得新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粤北地区的文化部门就开始为粤北采茶戏的恢复和繁荣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收集和整理粤北采茶戏传统剧目的同时,在韶关、曲江、南雄、翁源等县相继成立了业余采茶剧团。五十年代中期,在粤北的曲江、南雄、翁源、仁化、英德、新丰等县,先后组成了专业的采茶剧团。1959年,当时的韶关专区成立了当时岭南地区第一个粤北采茶戏研究组,并于六十年代初,对粤北采茶戏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一次普查。期间,研究组整理和恢复的一批传统剧目受到了当时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八十年代以后,粤北采茶戏创作中,涌现出一批新生创作力量,带来了粤北采茶戏创作上的繁荣,其中,陈中秋创作的《人生路》及新编传统戏《阿三戏公爷》、郭福平创作的《青峰山传奇》、《青山水东流》等剧目,成为粤北采茶戏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
    乳源瑶歌
 
    乳源瑶歌,瑶语叫“拔勉钟”、“赛花柄”,汉语的意思是“赛过花朵的语言”。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勉语系瑶族(过山瑶)群众中的民歌形式。乳源过山瑶山歌体系有三种。一种为严谨的传统原始体系;一种为近代古典体系;另一种为生活散歌体系。乳源瑶歌没有曲谱,没伴奏,主要由呵、呕、矮、哎四个大修饰音阶组成六个小修饰音阶,每个人在唱鸣时都有各自的区别。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歌传承人在传授技艺
 
    在日常生活中,瑶族群众常以歌声代替语言进行交流。许多瑶族幼童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唱一首首古老的歌谣。在每个瑶家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的长辈几乎都会在家中教子孙们学唱瑶歌。男性多唱红白喜事的“贺歌”,待人接物的“礼节歌”,生产劳动的“气节歌”、“知识歌”等;女性则学唱“绣花歌”、“生孩子歌”等等。在忙碌的劳作之中,他们经常即兴而唱,排解困乏与寂寞;在茶余饭后,则通常唱叙事长歌,往往一个故事唱一个晚上,一首长歌记录一段历史。由于唱歌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上山劳动、即兴而唱、以歌对答,或放喉斗歌、你唱我和,情趣盎然。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九峰山歌
 
    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九峰山歌属于民间音乐,历史渊源久远。千百年来,这种幽香而极富韵味的音响在巍巍群山中回荡,在极富特色的乡村文艺活动中回旋。
 
    “九峰山歌”现共有五个曲调:“刘莎妹”、“下南京”、“过山帮”、“九峰山歌”、“牛尾村山歌”。“刘莎妹”唱的是与木头有关的劳动、贸易、生活,因此又叫“刘莎妹杉木歌”,歌词从上几代一直沿用至今,没有改动并且唯此一词;“下南京调”用于男女互相道情、调情,多用于对唱,唱者大部分是年轻人;“过山帮调”在高山上唱,腔很高,拉音很长,很随意,歌词不要求工整,甚至可以有曲无词,“九峰山歌”歌词涉及范围很广,无所不包,任何事情都可用此调唱,是民间使用最广泛的;“牛尾村山歌”略带悲音,一般为妇女所唱,用于诉说心事。“九峰山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娱乐价值、民俗学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九峰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说农事耕种、婚姻礼教、生活习俗、生产商贸、男女情事、宗教信仰、生育教化、时事政治等等,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2
    石塘月姐歌
 
    在石塘村的村口,有一座古老的宫殿——龙母宫,又称娘娘庙,相传是石塘村最早的女性崇拜。月姐歌便来自这个女性崇拜的村落。

▲石塘月姐歌(龙全明)
 
    “月姐歌”历史久远。相传在唐朝,宫女们在宫中过着极其苦闷的生活,为了宣泄心中的忧愁,她们常常用歌曲对着月亮倾诉衷肠。一日,宫中一位名月莲的妃子独自一人在御花园金鱼池边对月倾诉衷肠。她歌声委婉,声泪俱下,感动了当朝一位太监。太监出于对她的同情,就带她从皇宫的水涵逃走。皇上发现此事,告示全国,捉拿月莲。月莲历经千辛万苦,南逃至现今的石塘,被勤劳淳朴的石塘人救起。从此,月莲便定居石塘,并渐渐学会了石塘方言。
 
    月莲的到来,为至今仍在流传的“月姐歌”提供了源头。她将自己在宫中学到的歌曲传授给村中妇女。月莲除精通音律,歌唱得好之外,还乐于助人,细心传教,受到当时石塘妇女的爱戴和崇拜。后人为纪念月莲,所以把月莲传授给村中妇女的歌曲命名为“月姐歌”。 由于那时的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封建社会的礼制又给了她们种种束缚,为了宣泄她们内心的种种情愫,渐渐形成了由妇女群集在一起唱歌的习俗。 “月姐歌”因内容的不断增加,曲调不断变化,唱词也越来越丰富,时间也渐渐延长,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一直唱到了八月十五。至明朝,石塘人唱“月姐歌”进入鼎盛时期,全村设有“月姐歌”坛十一个,每个坛的主要成员有三十多人。“月姐歌”坛设在宗祠或大户人家宽敞的厅堂里,每年从农历七月初一唱到八月十五,共持续一个半月。
 
    “石塘月姐歌”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和舞蹈。“月姐歌”的歌词用石塘独有的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唐朝宫廷的唐韵。“月姐歌”只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的晚上唱,白天不唱,而且只有女人唱、男人不允许进入歌坛;另外,“月姐歌”是以姐妹、婆媳间口传心授,并以清唱的形式流传下来。
 
 
    3
    龙船歌
 
    龙船歌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在珠玑巷一带口口相传。据专家考证,龙船歌靠口传传承已有800多年,曾经在南雄的浈江和凌江两岸的村庄广泛传唱,现主要流传地为水南村和珠玑巷村。

▲传统音乐“龙船歌”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龙船歌有七个曲调,一般是七言四句,曲调风格独具韵味。在古代中原,龙船歌是为悼念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祭江竞渡时所唱的歌,传到岭南后,因没有大江大河,住在南雄山区的氏族因势而变,改为唱着龙船歌在陆地上“打龙船”或游茅船,把祝福送到村子里。龙船歌意韵十足,富有生活气息,内容非常广泛,有祈求丰收的,有表现勇敢精神的,也有抒发爱情的,但珠玑巷的龙船歌更像劳动号子,一人领唱,众人帮腔最后四个字。端午节这一天,珠玑古巷村举行以装飘色、迎游茅船、龙船菩萨出游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每经过一户人家游行队伍就要停留片刻,唱一曲旱地龙船歌,祝福家家户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龙船歌在整个粤北民间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老南雄的优秀传统音乐艺术。2011年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青蛙狮
 
    乐昌青蛙狮,俗称“蟾蜍狮”,又名“神狮子”,是中国广东乃至全中国独具特色的拟兽舞蹈,是象征着勇敢和力量以及驱魔、避邪、保人平安、带来吉祥等民俗色彩的娱人娱神活动,乐昌市三溪、秀水、坪石、黄圃等镇过去不仅广为流行,而且还有不少民间自发组织表演团体《狮子堂》、《狮子会》,在年节喜庆场合起舞助兴,是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

▲三溪青蛙狮,摄影:谢今古
 
    青蛙狮由民间艺人6-9人表演,其中三人敲锣、击鼓、打钹伴奏,另三人分别扮演狮、佛、猴,后两者手持葵扇、彩巾或青草,围绕狮子的前后左右,用幽默、风趣的形态,做出各种逗、引、惊、惧的舞姿动作,配合蛙狮瘙痒、舔毛、抖毛、打滚、跳跃、跌扑、腾翻、直立等动作套路表演,全场历时20分钟左右。过去在农村,每逢节假喜庆日,民间艺人都会舞上几回,村民总是百看不厌,场场爆满。
 
    2009年7月,“三溪青蛙狮”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
    舞春牛
 
    仁化境内大多为喀斯特地貌,耕地分散,耕地面积小,形状极不规整,历来依靠耕牛作为耕种的主要工具,因此人们对牛非常爱护并产生崇拜心理,视之为吉祥物。每年开春,人们就用竹篾、木、棕绳、黑布、纸等材料扎成牛状,并绘上图案,命名曰“春牛”。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就开始进行舞“春牛”游访拜年,活动中用当地方言唱着“十二月花”歌,叙述十二个月的农事生产知识,教导人们如何耕种,并为人们送去美好的祝福,愿人们家庭幸福,老少安康,五谷丰登,同时也表达人们对牛的敬仰之情。 

▲舞春牛
 
    仁化县“舞春牛”,春牛队由8—10人组成,一人扮耕夫,二人演春牛(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其余为乐队,耕夫唱的是《春牛歌》,乐队演奏的是“长江春牛调”。春牛队主要在春节、节庆日表演,唱的是《春牛歌》。

▲舞春牛
 
    “春牛”到了农家,首先低下憨牛头对东道主拜两拜,以示尊敬,再进入农家厅堂(无厅堂的则在门口表演),在激昂铿锵的锣鼓声中转一圈拜厅堂神台和先人,在由歌手唱的“春牛歌”的引导下转一圈拜东道主,歌手再唱一遍,“春牛”再转一圈拜东道主的子女,一般转三圈,出时要倒退出门。不同的人家,春牛歌歌词有所不同,歌手可灵机应变,进啥门说啥话。歌词多以尊敬、祝贺和感谢为主。“春牛”所到之处人们载歌载舞,鞭炮声声,场面欢腾热闹。 
 
    6
    乐昌渔鼓
 
    乐昌渔鼓,又称“道情”,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在乐昌,则起源于乐昌民间圈地作场而演唱的灯彩歌舞——“踩矮台唱调子”,所唱的曲子名曰“渔鼓调”,是从传统戏剧“乐昌花鼓戏”唱段里逐渐独立出来的剧种。
 
    乐昌渔鼓的剧目分别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社会生活的身边事。早期的剧目多为以一丑、一旦扮演的“二小戏”,或以小生、小旦、小丑为角色的“三小戏”。 如《三姑记》、《紫姑记》、《珍珠塔》、《劝世歌》、《张春打楼》、《晒绣鞋》等剧目,剧情单纯,语言俏皮活泼,通俗易懂,含义深刻,曲目灵活多变,喜忧掺杂。演唱以乐昌坪石官话为其统一的舞台语言,锣鼓点子则取自民间师公、道士在法事活动中的锣鼓乐。演唱方法有对唱、表演唱、渔鼓小品、戏剧演唱等多种演唱方法,演唱极其灵活,除某些较短的曲段有固定曲词外,长篇均无固定唱本。唱腔古朴、深沉、优美。表演时一问一答、一挑一逗、一唱一和,盘歌对调,又不失夸张,令人忍俊不禁,把幽默、风趣、诙谐或悲戚、哀叹、惋惜的创作表演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民俗风情和民间的生活状况,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心声,体现了人们不惧强权,敢于抗争,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曲艺“乐昌渔鼓”列入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7
    张田饼印
 
    饼印又称饼模,是生产月饼和各式礼饼的主要工具。新丰张田饼印是新丰县民间手工艺的瑰宝,由张田村张姓先祖所创,世代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张田饼印
 
    张田饼印的生产过程一般分为九道工序,主要包括:选料、断木、切块、阴干、做饼模、打气眼、雕刻、打磨、包装。其中,雕刻技艺是张田饼印制作工艺的灵魂。
 
    饼印雕刻前一定要对作品先有构思,作品的图案、比例、线条的深浅粗细要了然于胸,特别是对于中轴线不对称的作品或文字,因为雕刻的图案是反面的,只有打印出来的月饼所体现的图案和文字才是正面的。张田村的饼印雕刻艺人由于长期从事饼印雕刻工作,熟能生巧,一般都在心中打好腹稿才下刀雕刻。



▲张田饼印
 
    如今,张田村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雕刻饼印产销地,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大中城市和台港澳,东南亚以及欧美市场,随着新丰县旅游业的发展,要把张田饼印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或纪念品,进一步挖潜张田饼印的艺术价值,张田饼印发展前景广阔。2009,新丰县张田饼印在佛山举办的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展览会上受到与会者的热捧。2011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中国文博会上展出。
 
    张田饼印于2007年6月18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
    仁化土法造纸技艺
 
    在仁化长江镇,一种与2000多年前“蔡侯纸”生产工艺基本相同的古老造纸术,在经历千年的风云变幻流传下来,这就是“长江玉扣纸”。仁化土纸,驰名省内外,相传由福建传入,至清道光元年进入盛期。长江镇盛产毛竹,为仁化土纸的生产提供了丰富原料。仁化土纸产地主要以长江镇为主,同时分布在扶溪、城口、红山、闻韶等镇,品种有贡扣、玉扣、南扣、东庄、重桶、烟纸、纸浆等。

▲仁化造纸
 
    仁化土纸采用嫩竹做原料,经过选笋、压榨、磋笋、抄纸、切割等大小二十二道工序,人工制作而成。先将选好的嫩竹在石灰水中泡软,然后用脚踩踏石槽里已经被浸泡过软化了的竹子,使竹子变成是造纸的最主要原料纸浆。在一个内有米黄色液体的水池前,两名师傅分立左右操纵着一个长约1.5米的木框。轻轻将木框平铺在水面前后荡漾一下后取出,此时的细篾竹帘上已铺上了一层乳黄色薄膜。待水稍干后,从木框中取出竹帘,将取出的纸帘倒盖在后方一张大桌子上。如此反复操作,桌子上由黄色薄膜所形成的凝固物越积越厚,最终形成一块“大豆腐”。随后将这块“大豆腐”进行烘烤干燥,一张张绵软细嫩的好纸就做好了。
 
    玉扣纸因其“光滑柔韧、莹润如玉”的土纸有着独特的“防腐保鲜”功效,深受当时的书商、书法家青睐,一度成为皇宫御品。100多年前,“长江纸贵有胜洛阳”的“长江玉扣纸”不仅热销广东全省,甚至远销东南亚各国,大量典籍与书画作品都承载于上等玉扣纸之上而世代流传。在20世纪40年代初,全县共有土法制纸厂176间,年产量约1850吨。

▲仁化造纸
 
    因长江玉扣纸的盛行,大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来往商人不断,甚至于设置了商会会馆。如今走在长江镇的街头,拐过历史的巷口,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的会馆遗址,静静伫立在时光下,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2009年,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石塘堆花酒酿造工艺
 
    石塘堆花酒历史悠久,酿制过程中有些技艺秘不外宣,是传统手工技艺。酿造出来的米酒倒在杯中会起一颗颗的酒花,串在一起象一串珍珠链子,有些垒起成堆,顾名“堆花酒”。

▲石塘堆花米酒
 
    石塘农村历来有酿酒的习惯,石塘双峰“堆花酒”颇负盛名。石塘村优良独特的泉井水源、土法秘制的酒饼、三百多年的传统酿酒习惯和独到的酿制工艺,使这里的米酒清香纯正、口味甘醇。尤以将酒从壶中斟入酒杯时,杯中酒泡泛溢、堆积如花,被当时粤北酿酒行业尊崇为“堆花酒”而闻名遐迩,酿酒业也成为石塘村当时的支柱产业之一。光绪年间,石塘村三角街有卖酒小店30多间,酒庄80多个,韶州及邻近各县都来石塘赶墟、兑购米酒,而经韶关南下远销广州、佛山及东南亚,更是声名远播。

▲石塘堆花米酒
 
    建国以来,石塘各个自然村都有酿酒。其中双峰的酒特别出名,其特点为:清、香、甜,但一定要用石塘的地下水。还有一个特点是石塘米酒越往下走,酒味越香。有一个传说:一个石塘人下广州访亲友,亲友早有嘱咐带桶酒下,不料酒上车后,香飘四溢,整节车厢人们雀跃。他受不了人们对石塘酒香味赞誉声,把酒拿出来让大家品尝,谁知,酒还未到广州,就被众人买的买尝的尝,到下车时,滴酒不剩。
 
    石塘米酒可和中山石岐米酒媲美,远销珠江三角洲和港澳等地,夏天饮淡酒生津止渴、祛署提神,冬天饮浓酒、驱风健身,舒筋活络,配上一些中草药可浸成百岁补酒或铁打神酒。
 
    2011年10月,石塘堆花酒酿造工艺被列为省级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0
    “南华诞”秒回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华诞”庙会举行的日子,世界各地的佛教信众和各界人士从四面八方涌聚南禅“祖庭”南华寺,瞻仰禅宗六祖惠能真身,共同参与“南华诞”庙会这一佛事盛会。 

▲南华诞
 
    六祖惠能圆寂之后的第二年,即唐玄宗先天三年(714年),其得法四十三弟子之一的令韬禅师“受众请”守护六祖衣塔、住持宝林寺。令韬为弘扬六祖禅法,保护六祖惠能真身,于二月初八(六祖生诞)和八月初三(六祖忌诞)举行两次祭祀禅宗六祖的大型佛事活动,后遂相沿成俗,成为宝林寺每年固定的佛事盛会,称“六祖诞”。宋代(公元968年),宋太祖赵匡胤将“法泉寺”敕赐为“南华禅寺”后,“六祖诞”庙会便演化为“南华诞”庙会。经元明相沿至清代,“南华诞”庙会已成为涵及国内南北及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一带的民间习俗。

▲南华诞
 
     “南华诞”庙会是岭南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活动,每年参与“南华诞”庙会活动的群众涵及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世界诸多国家,为传播六祖惠能大师的佛教禅宗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
 
 
    11
    瑶族服饰
 
    乳源“过山瑶”,自称“勉”。服饰分东山瑶和西山瑶两大类,而东山瑶又分“深山瑶”和“浅山瑶”两种服饰。

▲瑶服
 
    勉瑶服饰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龙犬的传说》 ;二是为纪念祖先,在衣服上加装饰而演变过来的。史料记载,勉瑶从农耕到游猎,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服饰不断改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标志性传统文化。

▲瑶服
 
    据传,勉瑶衣服背后的方形刺绣图案,原是皇帝赐给印章,带有这个印章可以化解灾难,服饰上的图案由此演变而来。由于区条件变化,其款式、刺绣图案也有所变化,但服饰及图案绣法大至相同,充分体现出瑶族人民的勤劳朴实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项目于2013年11月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
    乐昌花鼓戏
 
    乐昌花鼓戏源于民间并扎根于民间,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清朝时期,乐昌花鼓戏流行于三溪、秀水、坪石、庆云、黄圃等北面乡镇。清末民初,南面的乐昌城关、附城、廊田、北乡、长来、河南、五山、九峰和相邻的曲江、仁化、乳源三县部分地区也在流行,是当地最有影响的剧种。

▲乐昌花鼓戏
 
    乐昌花鼓戏的剧目,分别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社会生活身边事。早期剧目如《小花鼓》、《小探妹》、《扯油菜》等,多为以一丑、一旦扮演的“二小戏”(又名“对子戏”),或以小生、小旦、小丑为角色的“三小戏”。这些剧目尽管情节较为简单,但却充满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民间歌舞的酬唱色彩。后来,随着剧种的发展和受外来高台大戏的影响,才逐渐出现了诸如《三看亲》、《柴姑记》、《云南寻夫》、《朱买臣卖柴》等中型、大型剧目,并将内容题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2012年4月,乐昌花鼓戏成功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
      珠玑巷人南迁
 
    《珠玑巷人南迁》的原形态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南雄珠玑巷人世代口头相传的,讲的是贡生罗贵带领珠玑巷人97户33姓在胡贵妃的掩护下,逃亡南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开辟了岭南这片疆土的故事。对此,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讲粤语的老百姓家中珍藏的族谱中都有此记载。“珠玑巷人南迁”故事歌颂了珠玑巷人不畏强暴,“异姓一家”的团结精神。 

▲现保持完整的珠玑巷贵妃塔
 
    鉴于“珠玑巷人南迁”故事的民间文学价值,历史、文化和民俗研究价值,以及故事所蕴含的民族凝聚力和实用价值,省文化厅将其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采取有力可行的保护措施,使珠玑巷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南迁衍生的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从而提高广府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珠玑巷人南迁传说”被省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央4台拍摄《千年珠玑》再现当年珠玑巷人南迁时的情景

▲珠玑巷的贵妃像
 
    同时,韶关还有仁化八音、十点梅花、新丰纸马舞、调王舞、龟蚌舞、翁源烟花戏、新丰缸瓦、宰相粉、南雄姓氏节等4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过对韶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了解,让韶关的市民、来韶游客领略韶关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为韶关的历史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深感自豪!希望韶关的非遗项目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支持、传承和发扬光大,让延续千百年的人类智慧焕发出勃勃生机!
不足之处,欢迎留言补充~~~

    来源 | 南雄旅游局、乐昌旅游局、曲江旅游局、始兴旅游局、翁源旅游局、新丰旅游局、乳源旅游局、仁化旅游局
    封面图 | 韶城往事,枕月眠风摄
    整理 | 专子
    编辑 | 素素
参与讨论

景区推荐